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二八文学 >> 家兄宋太祖 >>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迎接新生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迎接新生 2/2

赵光美闻言依旧皱眉。

却也不是不理解。

毕竟大宋这边人才济济么,商行脱胎于原本的场院,场院这东西唐朝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代代培养之下,完全脱离土地和农业,专门研究技艺的人要远远多于辽国,自然这工匠种的高手也就多,所以高手,自然也就只能是工匠,赵光美把他们的待遇提升得再好也是工匠,但是到了辽国,他们带着他们的手艺,和从赵光美这学到的知识,流程,却可以当厂长,甚至是进入行政体系。

不得不说,辽国对汉人工匠,确实是很重视的,打从耶律阿保机的时候起就有优待汉人工匠的传统,而且有一技之长的人还可以做官,南院官员中好多都是医匠、工匠出身,他推测,萧思温可能干脆会承诺,把东西复制出来的话能让他们在南院当县令之类的。

那就没办法了,总有些人的官瘾很大的。

“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的,可这跟我经略西北又有什么关系?”

“目前,辽国和咱们大宋在边贸的规模已经愈发的大了,越来越多的辽国商人已经直接进入开封了,你知道他们卖的是什么么?”

“啥啊。”

“是马,而且他们卖得很便宜。”

“辽国,居然舍得卖给咱们大宋马匹?居然还很便宜?”

“这正是辽国的高明之处啊,他不卖,咱们也会从西北买得来,他卖了,这北马,比西马,还是要便宜得多得多的,换言之,咱们大宋能从西北取得的收益,愈发的少了。”

赵光美不悦地道:“咱们经略西北又不只是为了那么点马。”

“当然,但收益少了,成本自然也就高了,辽国和大宋一样也是大国,而且他们也拥有燕云十六州,所以西北的事,你想在短时间内破局根本就没可能,所以我才会觉得,你最近做事有些过于激进了。”

赵光美拧着眉毛想了半天,虽然不太认同赵普的话,但也还是也点了点头,道:“伱说得,也有道理,宋辽相争,终究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才要推行新政,商行并不能真正成为对辽制胜的利器,新政才是啊。”

说罢,又跟赵普唠了大半天的新政。

“对了,普哥,你可曾听说过,梁祝?”

“梁祝?”

“说的是魏晋时,一个叫梁山伯,一个叫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有听说过么?”

“梁山伯、祝英台……好像是听过这个乐府诗。”

“是么,普哥你不妨再多听一听,那故事挺有意思的,对你应该有好处。”

赵普不由得笑骂道:“一个写爱情的诗对我我有好处?你普哥我岁数大了,现在在这方面可比不得你们这小年轻,有心也无力喽。”

赵光美笑笑,没接着说,好像真就是这么随口一提一样,见正事儿谈完,便站起身来告辞离去了。

赵普还在琢磨:“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跟我有关系?”

…………

第二日,由赵普和赵光义两个人双双站出来领头,一直以来对于大宋官员来说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新政终于姗姗来迟,彻底的露出了她不知道是狰狞还是慈祥的真面目。

其一,京东、京西两路作为试点,居民在区域之内流动不再要求路引,城市中,至少开封,不再征收入城税。

换言之,从即日起,京东、京西两路的老百姓只要是没了土地的,都能来开封谋生活了,甚至赵光美公然就带着赵光义过河去画了一个圈,当做未来贫民区的建设用地。

只这一条,就把百官,乃至那些老开封市民给震得不轻。

而这一条,却已经是目前所推出来的新政条例中最温和的一条了。

其二,正式取缔开封城的公廨钱、捉钱人制度,转而通过商行来开办钱行,无偿吸储,有偿放贷。

其三,开封开发区土地将分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民用用地三大类,且暂时只租不卖。

其四,增加常平仓的建设,且常平仓官粮收购任务交给商行,制定粮食收购最低价与粮食销售最高价。

其五,大幅度增加底层及中层官吏,尤其是吏的工资,从现在起,胥吏将吃皇粮,且每个名字都必须被吏部登记在案。

且,开封府中各房主官不再拥有各房胥吏的人事权,开封府下瞎一十七县,六房,一千八百一十名胥吏的人事任免权正式上移,只有赵光义本人有权力最终决定每一个胥吏的升迁去留。

且如果胥吏对赵光义的升迁去留有意见的话,还可以去吏部申诉,甚至是击鼓鸣冤。

当然,所谓的申诉对赵光义来说肯定是不存在的,他比吏部大,但对于将来其他的开封府尹,乃至于将来新政推行以后其他地区的知府自然就不同了。

其六,开封开发区正式并入开封府衙,区长孙连城将正式履任开封府推官一职,且该职位由宰相赵普正式直接任命,商行部分的小股东,将组建咨政议政会,参与到开封府的重大问题决策上来,由推官孙连城负责管理、沟通、协调。

其七,整顿吏治,京东、京西两路,以开封府为试点,全面裁撤县一级及以下胥吏,县级胥吏缩编,府衙所在城市扩编,同时,各县由枢密院负责直接牵头,组建民兵营,对乡镇及以下进行军事管理,以备战。

一共七条,几乎条条带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开封乃至整个京东京西两路要大地震了,就这,赵光美还说这只是第一阶段,等推完了第一阶段,再往外推第二阶段。

赵匡胤也表态说,允许百官反对,也允许百官上书议论,但谁若是敢在执行时不听命令,故意阻碍,有一个,就杀一个。

而赵光美,现在出门的时候都已经开始着甲了,一批老兵营的将士开始全面贴身保障赵光美的安全工作,光是老营和雏营的班直,就有整整四百多人。

这已经是典型的豢养亲兵了,其架子甚至不比赵匡胤小上太多,而赵匡胤对此却也选择了默许。

以商行各级管事为主的,一些中基层小官,开始逐渐的并入开封府衙,成为开封府的大小胥吏,而一批三司的官吏则是直接脱去官袍,进入商行。

商行与官府,正在融通,而调回薛居正的文书却是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发了出去。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天下文官反对激进新政的奏疏如雪片一样的飞来。

这当然全在赵光美的意料之中。

然而让赵光美感到有点诧异的是,居然还有不少官员上奏折表示欢迎新政。

至少文官集团对他的态度并不是一边倒的全都反对。

一个全新的大宋,正犹如初生的太阳一样,在缓缓地升起。

喜欢家兄宋太祖请大家收藏:(www.wenxue28.com)家兄宋太祖二八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家兄宋太祖最新章节 - 家兄宋太祖全文阅读 - 家兄宋太祖txt下载 - 九宫格夫妻的全部小说 - 家兄宋太祖 二八文学

猜你喜欢: 世有辛夷花,折枝为君嫁小地主的科举之路我缺德多年[年代]媚色可餐(穿书)听说我是啃妻族[快穿]天生赢家(快穿)迷途可怜为师死得早我以为我是路人甲[穿书]反派大佬破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