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二八文学 >> 崇祯七年 >> 第526章 发这些就很不错了

第526章 发这些就很不错了 2/2

乾道五年,朝廷在东南地区籴买一百三十万石粮食,每石平均价钱是三贯,粮价开始上扬。

就像是大明朝的粮食价格不能用明朝末年一石米四五两银子乃至于更后来崇祯末年的十几两银子来衡量一样,粮食的价格,应该取其中值,而非是高值。

宣和年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国家不靖,外有强虏压境,再加上东南的方腊起义导致东南产粮区的粮食产量一落千丈,是以粮价飞涨在所难免。至于绍兴年间,那就更不用说了,还跟金国一直打着仗呢,粮价能低下去才怪。

取一个中间价格,一石价格在七百文上下,也就是说,禁军一年的军饷足够买粮食四十余石。而宋朝宋朝一石米折后世的一百一十八斤四两,四十几石相当与明朝的二十六石左右,而且规定的额度,基本上都能拿到手。

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地位极低,军兵地位更低,小赤佬这句后世颇为有名的话,其实就是起源于宋朝,乃是江浙那一带人们对军兵的蔑称。因为宋朝士卒的常备服装,便是红色的战袄。不过宋朝有个好处,军兵地位低是低,但拿的钱多,而且军饷很少拖欠,供应充足及时,军队伙食衣物均有定例。

大明的士兵一开始是屯田,军户,根本不发军饷,反而还要向朝廷缴纳子粒粮。不过到了后来就不成了,明朝军队的军饷一般是军士月饷一石、年饷十二石计算。军官饷银极高,一个正六品百户的饷银相当于普通士兵的十八倍多,正一品左右都督相当于一百一十八倍——不过到了这个地位,军饷什么的也就没啥意义了。

戚继光的戚家军战力很强,军法森严,动辄杀人,但待遇极好。其士兵日军饷三分,年军饷十两左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在当时,普通人家一两半银子可以过一年了。

但是现在,甭管你是什么兵,就算是辽镇那些大爷,能拿到五成的饷银就要烧高香了。

在董策麾下,饷银是不高,从理论上来讲比边军还要低一些,但这只是理论上而已。董策定下的军饷是多少,士卒们就能拿到多少。如此算下来的话,就要比边军士卒高一倍了。而且吃住都在营中,也不需花钱,每个月八斗乃是净剩。在这么一算,磐石堡军的军饷已经堪比现在的辽镇。

再说了,自古以来,但凡是招募流民成军的,那基本上都不怎么给军饷,发些粮食,那就算是很厚道的了。

像是曹操当年招募流民,北宋末年郭药师招揽难民成军,哪个大把大把发银子发钱的?

而这些流民们,都是刚从苦到了极点,几乎都要饿死的日子里过来的,是以略略的给他们一点儿恩德,一点儿好处,他们便是感恩戴德。这里就不得不讲一个领导的艺术了,这些流民们本来一无所有,你给了他们一丁点儿东西,他们很感激你,你给了他们很多东西,他们也很感激你,而这两者的感恩程度,其实是差不多的。

而你现在给了他这一点儿,假设这个量为‘一’吧,那随着士兵们战场杀伐,出生入死,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这个量为‘一’的粮饷,肯定是不够满足他们需求的。

涨工资这事儿,其实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群体富裕程度的日益提高而非常缓慢上升的。一旦涨得太快,那就是通货膨胀了,经济可能就是出问题了。

是以慢慢的涨,慢慢的提,就算是在涨,但由于这个过程拉的很长,是以对财政也就没有太大的压力。

喜欢崇祯七年请大家收藏:(www.wenxue28.com)崇祯七年二八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崇祯七年最新章节 - 崇祯七年全文阅读 - 崇祯七年txt下载 - 竹下梨的全部小说 - 崇祯七年 二八文学

猜你喜欢: 世有辛夷花,折枝为君嫁小地主的科举之路我缺德多年[年代]媚色可餐(穿书)听说我是啃妻族[快穿]天生赢家(快穿)迷途可怜为师死得早我以为我是路人甲[穿书]反派大佬破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