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二八文学 >> 挽明 >> 第492章对于天主教的重新认识

第492章对于天主教的重新认识 2/2

让徐光启等人不解的是,明明只是宗教仪式上有所区别,他们所信仰的依然是同一个神灵。但就是因为这种微不足道的理由,欧洲各国却打了10多年的战争。

如果按照这些西方人的处事方式,那么大明境内早就兵连祸结,烽烟处处了。毕竟在大明流传的宗教派别数量多到难以计数,而大明百姓见神就拜的天性,也滋生了宗教的生长。

为了一些宗教仪式的问题开战,估计大明也就剩不下多少人了。而且天主教会设立的宗教法庭,对认定的女巫施以火刑的刑罚,也实在太过野蛮了些,这让徐光启等人有些难以接受。

金尼阁所携带的7000余部书籍,虽然是教宗所赠。但是此时的教廷早就堕落了,无能者充斥着教廷内部,无知者掌管教廷的典籍,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而意大利虽然是文艺复兴的发起之地,但是在宗教裁判所的镇压下,连哥白尼这样的出名学者也被送上了火刑架。因此意大利的文化事业,反而还不及文艺复兴时期发达。

金尼阁返回欧洲时,为了引起欧洲对于东方传教事业的关注,他身着中式服装出入公共场合,常以感人肺腑的演讲宣传利玛窦和其他在华传教士们的功绩,并投入极大的热情著书立论。由于他的积极活动,在欧洲掀起了一场“中国热”。

因此在没有去过东方的欧洲人的眼中,中国这个出产丝绸和瓷器的国家,是一个文明而有着优雅礼仪的东方大国。

为了吸引这样一个悠久的文明国家投入主的怀抱,教宗所赠送的书籍除了一部分宗教书籍外,大部分是欧洲当代较为出色的各类著作。

不过意大利对于文化事业的压制过于严格,所以大部分书籍都是来自于欧洲各国。7000多部书籍,就算是编写一套目录,都不短时间能够完成的。

更何况不少书籍还不是拉丁文书写的,想要找到熟悉欧洲各国文字的学者,对这些书籍的内容审查一遍,也是需要花费不少金钱和时间的。

但是金尼阁前往东方的航期又是这么紧张,光是让这些教廷的修士准备这些书籍,就没有预留多少时间。

为了完成教宗的命令,让中国的皇帝和百姓意识到欧洲文化并不弱于中国文化,使中国人产生对于天主教的兴趣,教廷的修士不仅没有对书籍进行审查,还从宗教裁判所没收的书籍中挑选出了一部分自然科学书籍,希望能用魔鬼的著作去引诱这些东方异教徒产生对于主的信仰。

另外,教廷还从敌对的荷兰书商那里购置了大批的书籍,以装点教宗馈赠的规模数量。

毕竟在15世纪中叶,德意志美因兹的工匠古登堡发明金属活板印刷术后,德意志地区便成为了欧洲印刷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奥格斯堡更是德意志地区的印刷中心,那里每年印刷的书籍种类几乎达到了欧洲每年出版的三分之一以上。

但很不幸的是,这个地区正好属于新教联盟。因此当教廷的修士偷偷的向荷兰书商采购书籍的时候,提供书籍的奥格斯堡印刷工匠,往书籍中混入了大量的攻击天主教的书籍,甚至包括了德国牧师所写的,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负责组织书籍的教廷修士的侥幸心理,使得金尼阁所带来的书籍,不但有着颂扬天主教的典籍,宣传欧洲文化和自然科学的书籍,还包括了对于天主教黑暗历史的批判书籍。

耶稣会修士在东方的人数本就不足,加上还要分心于传教事业,因此对于这些书籍并没有进行全面的整理。

只有当这些书籍运到京城,在中国皇帝的命令下,扩大同文馆,专门整理和翻译这批书籍时,他们才发现了自己携带而来的书籍中,居然有新教人士所写的反天主教书籍。

已经把书籍缴纳出去的耶稣会修士们,对这个局面也只能装傻了,毕竟他们现在可拿不回这些书籍,一旦闹将起来,反而会给天主教在东方的传教事业带来危害。

而对于翻译这些书籍的同文馆学者,科学院的院士们来说,倒是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洗礼,从而对天主教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虽然他们还是认为,西学可以用来借鉴改革大明的弊端,但是却不再如之前一般,对天主教的信仰毫无防备的全盘接受了。

喜欢挽明请大家收藏:(www.wenxue28.com)挽明二八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挽明最新章节 - 挽明全文阅读 - 挽明txt下载 - 富春山居的全部小说 - 挽明 二八文学

猜你喜欢: 世有辛夷花,折枝为君嫁小地主的科举之路我缺德多年[年代]媚色可餐(穿书)听说我是啃妻族[快穿]天生赢家(快穿)迷途可怜为师死得早我以为我是路人甲[穿书]反派大佬破产后